《说文解字》:“教(jiao),上所施,下所效。”教,就是示范,是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教(jiao)育活动的起点。示范既包括知识的、技能的,也包括行为规范的。“育”这个字耐人寻味,本义为“生育”,但生育必然少不了“养”。《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养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子学“善”,主要目的是养成“善”的品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育”的解释不一定可信,但很有意思。他说:“不从子而从倒子者,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说文解字》把“育”归在“”部,其形如头朝下,“拿大顶”的“子”。“倒子”,指未经教化,行为不合道德规范的儿童。)“教”和“育”各有功能,各有侧重。“教”使不知为知,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知识能力的运用。“育”侧重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鞠躬行礼,见面问好,洗手刷牙,遣词造句,动手制作等教会之后能不能养成习惯,能不能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这是“育”的事。“教”是“师”(不单指教师)的责任,“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党团组织,教师、家长、领导、同事、友人共同的责任。“教”有阶段性,“育”是终生的。“古之谓知道者为先生”,“教”需要教师、师傅先具备知识、技能以及教学设备。“育”不需要这么多条件,一个“善”字就够用。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却给了伟大革命家很多优秀的品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和“育”功能不同,又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统一。“教书育人”高度概括了其间的辨证关系。“教”是“育”之始。“育”是将其所学的科学与文明内化为人的素质。以智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以美育人,以劳育人,无一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育人为本”就是这个道理。就教学而言,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究其因大多不是智力上的,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直接原因是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本原因是思想境界不高或道德的缺失。解决的办法首先而且必须狠抓道德修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育”促“教”。成功的教师深通其理,在“育”上潜心研究,实施上不惜气力,其学生学习勤奋、认真,堂堂课高效而痛快。努力而不见成效的教师大多重“教”不重“育”。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却磕磕绊绊,课后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兼而有之。不重“育”导致不会“育”,既而导致“育”而无效,最后连“教”的热情也丧失掉。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并不少见。
于家庭教育而言,知识上的“教”和辅导,不是家长的任务,事实上,家长“教”的越多,弊害也越大。积极配合学校,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和严格的管理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与习惯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就终生教育而言,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修养品德,才能实现其价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为本”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立国之本。在我国,“教”的理论构成体系较早,但只是散见于《论语》等典籍中,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就近取譬”等,基本没有专著流传。“育”则不同。从被称为“上古之书”的《尚书》开始,经、史、子、集各部,乃至佛经等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无不以“育”为核心,以育人为目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千家诗》等启蒙读物,以及《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等书籍干脆可称为“育”的专著。中国的教育是以“育”为主的教育。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对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异,但主流绵延数千年已被固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时期是超级大国,这在世界史上是唯一的,其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这种传统性极强的教育。科技可以强国,但不能成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科学技术和思想道德必须和谐发展。重“教”不重“育”,必然导致“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轻美”,继而导致国民素质缺损,综合国力下降,最终不但科学技术发展不上去,国魂都要丢掉了。
“育”既如此重要,全社会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青少年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充分重视,但实际上“重教不重育”至今仍然是很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痼疾。
“养子使作善”并非易事。它要求育人者首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以“身正为范”,家长亦应如此。此外还需讲求“育”的艺术,讲求“以心育人”,即凭借智慧育人。《吕氏春秋-诬徒》:“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平安)焉、乐(身心快乐)焉、休(劳逸适当,身体舒适)焉、游(自由探究学习)焉、肃(庄重)焉、严(严谨)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创设育人的环境,研究深入不同学生心灵的育人方法,且耐心细致,持之以恒。须知,教育的过程本来如此。缺乏对育人过程长期性和育人艺术复杂性的基本认识,简单化、程序化、表面化和情绪化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育人活动的关键在于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任何教育活动缺少这一环节,没有实现这一目标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育人之责重矣。师达中学教师必须精研育人之术,努力成为游刃有余的教育家。
其他优秀院校精品项目推荐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