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国家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负的重任,使哈工大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哈工大“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学习苏联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与扩建,发展成为一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哈工大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由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军民结合,以攻克尖端科学技术为己任的现代化科技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哈工大积极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以及各项国家重大计划等,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哈工大办学传统、特色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哈工大人“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哈工大历史上采用俄式办学,在教学上有着严格要求的传统。后经李昌等校领导倡导,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还要求培养的功夫一定要到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哈工大人的自觉行为,并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各环节中。哈工大的求是精神还表现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根据国家建设的急需建设专业;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科研选题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工作做到顶天立地,求真务实,追求实效。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广纳贤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协作、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哈工大“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从1950年,哈工大只有教师144人,其中,中国籍教师仅24人,发展到1957年的800名教师,被称为“八百壮士”;再到后来第二代、第三代八百壮士的成长,都体现了学校开放发展、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传统。由于哈工大始终以工科为主,故以组织多学科大团队联合攻关,完成重大工程项目见长;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并形成了哈工大人大力协作、联合攻关的团结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哈工大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哈工大充满创新活力,在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铸就了哈工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哈工大的重视和支持,使哈工大人不敢懈怠,努力拼搏;20世纪50年代,在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哈工大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人不甘落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哈工大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弘扬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其他优秀院校精品项目推荐在线咨询